小虎鯨

小虎鯨(學名:Feresa attenuata)又稱 侏虎鯨、小逆戟鯨、倭圓頭鯨,是一種罕見的小型齒鯨 ,生活在全球熱帶到溫帶海域,小虎鯨屬(侏虎鯨屬)的唯一物種,隸屬於海豚科、領航鯨亞科。學名中的「attentuata」為拉丁語中「楔子」之意,指其從頭到尾身軀逐漸變細的形貌;而俗名是因其體態特徵與虎鯨類似,但體型遠比虎鯨小。
1874 年,英國動物學家約翰·愛德華·格雷根據大英博物館中 1827 年和 1874 年確定的兩個顱骨,對該物種進行了描述。下一次的發現記錄是 1952 年由日本本州捕鯨人所描述的「罕見的海豚」,1954 年日本動物學家山田文澤(英:Munesato Yamada)據此為小虎鯨正式命名。
小虎鯨在圈養中具有極強的攻擊性,但在野外尚未觀察到這種攻擊行為。在鯨豚擱淺復健的救援中,小虎鯨往往也是人們需要特別防備的鯨種。
形態特徵
小虎鯨體長約 2.2-2.4 米(最長 2.6 米),初生體長約 80 公分,體重約 150-180 千克(最重 225 千克),在海上很容易被與其它海豚混淆,尤其是與瓜頭鯨混淆。小虎鯨的身軀健壯,深色,尤其額部的顏色特別深。頭圓,沒有突出的吻,成年個體長有白色的唇線。體側的顏色比較淺,身體常有刮痕或其他咬痕,腹部往往是白色的並於胸口具有錨狀花紋。背鰭高位與身體中央,稍微鐮狀的,胸鰭稍長末端呈圓鈍型,尾鰭中央有缺刻。上顎有 8-11 對與下顎 11-13 對,牙齒成圓錐狀,具相當程度的噬咬與撕裂能力。習慣上小虎鯨與瓜頭鯨、偽虎鯨、領航鯨、虎鯨等同屬於海豚科的黑鯨類(Blackfish)。
生活習性
小虎鯨居住在全球的熱帶與亞熱帶海域,常出沒在水深較深處,尤其是 500-2000 米以上。臺灣宜蘭海域偶能見到小虎鯨成群出沒,花蓮與臺東、綠島與蘭嶼及屏東墾丁近海則每年約可目擊 1-2 次。西南海域(臺南高雄與屏東近岸)則於春季有小虎鯨群體靠岸或是迷航的事件,臺灣西部有多次擱淺活體復健的紀錄。
小虎鯨骨骼標本(國立臺灣博物館藏)
小虎鯨在全球都有集體擱淺的事件,而臺灣高雄海域則在 1995、2003 與 2005 年 2 月有多次連續小虎鯨群體進出港灣的迷航紀錄(有部分個體死亡),但外觀與身體健康狀況目測均正常,並排除了天氣、中毒與漁業衝突等其他可能性,無法判斷擱淺主因,但水下噪音或其他人未知的干擾是尚無法排除的。2018 年 2 月高雄港再次發生小虎鯨群體迷航,幾經搜救單位與海巡協力帶領出港仍有部分返回,陸續於 3 月初有十餘隻不幸死亡,有 2 隻個體胃內有塑膠垃圾。2019年4月於高雄旗津發生活體擱淺事件 (頁面存檔備份,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),4/25六隻活體擱淺經送往成大鯨豚擱淺救援中心[8]復健後也陸續病亡,擱淺原因仍未能確認,但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多數個體在中耳鼓泡的部份,有單側填充的不正常現象,顯示小虎鯨群體有共同的病徵,可能影響牠們的聽力或平衡,進而導致擱淺。此次擱淺事件前後十天內高雄,花蓮台東也陸續有小虎鯨死亡擱淺,共計13隻。
小虎鯨總是成群活動,一般每群有 5-30 隻個體,偶爾也會觀察到 100 隻以上的大群體。小虎鯨游泳速度慢,根據國外小虎鯨裝設衛星發報器的觀察,平均時速約 2.7-3.1 千米。在野外,小虎鯨通常較少與船隻互動,水面的動作也較少。可觀察到牠們進行浮窺、尾鰭與胸鰭拍水等行為,總體而言是比較不活躍的鯨豚。白天常可見到整群浮在海面上休息的行為。
根據擱淺的小虎鯨胃內容物,得知其主要在夜晚吃魚類與魷魚等頭足類,但也有野外觀察小虎鯨有攻擊、獵食其它小型海豚的紀錄。小虎鯨的生物學與生態學的資訊都鮮為人知,和其他的鯨豚一樣長壽命且晚成熟,大約 2 米的母鯨有達到性成熟與泌乳的紀錄。目前人們對夏威夷海域的小虎鯨有較多研究 (頁面存檔備份,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),研究指出小虎鯨個體之間的關係相當穩定,同伴間的關係可長達十餘年以上。
種群現狀
小虎鯨在野外很少被觀察記錄,目前全球的估計約 40000 頭,但因為調查的區域有限,這個數字可能是低估。例如夏威夷海域的穿越線調查顯示小虎鯨僅佔所有鯨豚目擊的 1.5 %,這種罕見的齒鯨非常難估計其族群的量與趨勢。
小虎鯨、瓜頭鯨與喙鯨容易受到人為巨大噪音的影響(例如軍事聲納或震測),在亞洲區域和加勒比海等地也受到少量的漁業捕殺和誤捕的影響